“中秋”在中国黄历的八月十五,是因该历法将秋季细分为三秋(七月的“孟秋”、八月的“仲秋”及九月的“季秋”),故“八月”在古时被称为“仲秋”,又因“十五”恰在“仲秋”之中,因此黄历的八月十五就被称为“中秋”,或称为“八月半”。人们过中秋节(祭月赏月吃月饼)表示感恩庆团圆的习俗,开始流行于唐朝,盛行于宋朝,沿袭于元朝,到了明清时期,中秋节已经是中国的重要传统节日之一。
这晚的月亮大又圆,象征月圆人圆,家中的成员纵使人在他乡也会尽量赶回家团圆报平安,故中秋节又称为“团圆节”。在山西省大同县,家人会团聚共享“团圆饼”(三尺的大月饼),按家中人数切块分食,即使有的成员无法赶回家,也会为他留下一份月饼的习俗。
中秋节的感恩送礼习俗,在《西湖游览志余》的“熙朝乐事”就有记载,明朝人们于中秋节以月饼相馈赠的习俗。台湾承传着正统的中华文化,每逢中秋节公司行号的老板,甚至机关团体的负责人,都会赠送礼品或中秋节奖金以犒赏员工的辛勤工作。民间亦有互赠礼品,以感恩他人的照顾,所以中秋节也是表达感恩的节日。
中秋节祭月是源自于上古时代的礼仪,君王在秋天时须赴国都西郊的月坛去祭月,记载于《礼记》:“天子春朝日、秋夕月。朝日以朝、夕月以夕”。所以民间在中秋节夜晚有祭月赏月的习俗。
而民间流传中秋节时吃月饼的习俗,是与朱元璋起义之传说有着浓厚的关连:话说元朝的蒙古人怕汉人造反,规定十家共用一把菜刀,不准民间私藏兵器。汉人也想推翻暴政,但苦无传递起义消息的途径,所以刘伯温就想出条妙计:说今年冬天将有大瘟疫发生,除非在中秋节买月饼来吃后才能活命。
果真大家抢购月饼,回到家中,当要掰开月饼来吃时,发现里面藏有纸条,上面写着:“八月十五杀鞑子,家家户户齐动手”。于是众人纷纷起义反抗,结果元朝就被推翻而有了汉人政权的明朝,因此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就这样流传下来。没想到小小的一块月饼竟然在民族存亡之秋也能立下大功。
当一个专制极权的政府贪污腐败时,人心思变,无论再严格的封锁舆论媒体,都是徒然的,谎言一定会被真相所戳破的。 |